- 手机:
- 13564805630
- 电话:
- 021-57708796
- 邮箱:
- 838717855@qq.com
- 地址:
- 上海市奉贤区民乐路88号3幢110室
田伟东:毫无疑问还是我们所说的“新的一些品牌”,也就是新势力。像蔚小理,然后包括现在的集度,还有一些搭载了像魅族Flyme这种新的系统的。直白地说就是有互联网背景的这些人做出来的智能座舱,目前还属于第一梯队。
田伟东:我认为它们领先的地方主要在于一些细节上面,可能大的功能层面现在真的已经卷得都非常极致了。
举个例子,比如在页面切换方面。你可以发现鸿蒙的一些系统里面,像问界之前这些微动效的处理,包括画面之间的衔接都是非常流畅的。而且在实际使用当中我们原来很难注意到的一些小地方,像问界有更多的经验——做手机的经验——会复制到车机当中。所以确实现在手机厂进入这个领域以后,把智能座舱的水平继续往上拔了一截。
田伟东:我认为追赶肯定是能追赶上,但是有个时间的问题。因为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很难的一点是它背负了很重的历史包袱。
举个例子,我们最近在研究一些传统车企的车机时会发现,先不说它美不美,就是整个UI界面跟我们手机上的使用习惯都是有很大区别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也问了一下车企内部,主要是因为它们过往有一套非常规范的UI标准——它们要做一个新车机,虽然已是新的时代了,但是还要遵循原来的UI规范。
所以这样延续下来就会有一个矛盾,就是又想创新但又被原来的标准束缚。因此如果它想依靠原来这套团队以及标准去做一些新的东西的话,过程是比较漫长的。可能它做了一个版本发现被市场拍打了一下,然后再去更改再去修正,但最终肯定是能够达这个高度的,毕竟同质化很严重嘛, 但这个周期会很慢。
相反,如果说车企现在就是跟手机厂商去合作,完全是一些新的团队新的血液,进来一个新的标准,那它肯定能很快追赶上。
有的厂商可能相对没那么强势,特别现在在销量上遇到了比较大的瓶颈,那这个时候话语权相对就没有那么强,在跟一些外部力量合作的时候,可能会把这一块相对比较开放的全都交给别人来去做。
但另外还有一方面就是有些传统燃油车厂商,虽说销量是在下降,但还是能赚很多钱,因此它其实并还没有那么着急,不是说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完全交给别人——毕竟如果这个事情完全交给别人,以后再想收回来还是挺难的,所以它们还是选择自己投入研发。
田伟东:关于这个L2 ,我们可以先给它简单做一个定义,因为确实现在大家不管什么功能都往L2上面套。我们简单给一个定义,就是ACC+LCC,有这种功能的当做是L2。
而这个功能其实在我们威尔森的配置库里面是有做监控的。我们有个概念叫做装车率。在2023年整个的市场里面,ACC+LCC的装车率已经达到了45%,包括燃油车和新能源。如果说只看新能源的线%。而看近一年以来已经上市的新车的线%,是非常高的一个数据,基本上快要全系标配。
我们也看到过去的ESP,包括AUTO HOLD这些数据。如果能对应上,类比一下,我们预测未来三年L2这种功能基本上能达到80%的装载率。那就已经是一个非常饱和的数据了。说明这已经是被大家所认可,慢慢普及的功能。
田伟东:首先我觉得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大家对于城市NOA这个话题的热度是在下降的?原因在于确实小鹏也好、理想也好,在过去的半年时间把城市NOA的这个阈值已经提得非常高了。
小鹏说自己要在年底之前开50个城,理想说自己到明年要开100个城,所以现在大家如果再去说一个新的概念,说自己要超越小鹏或理想,基本上是很难实现的。而且现在其实卖得也都是预期,城市NOA这个预期。所以我觉得包括这次成都车展我们看到很多品牌说自己在相关方面有些突破,因为目前来说确实已很难在技术上去超越这两家。
然后再转到高速NOA上面,其实高速NOA在这两年的发展当中从原来的新势力到一些传统自主品牌开始做。而除了自主以外,我们也了解到,一些像BBA这样的豪华品牌、包括合资品牌也在做。今年下半年陆续就已经开始有高速NOA了。所以这件事情可能对用户来说是一个更多人能触手可及的,不像原来只有买新势力的车才能用到高速NOA,所以我觉得高速NOA是能够真的给到大家的、改变我们出行方式的一个事情。
田伟东:我们从原来的L2,或者说我们面向未来的L4,可能最开始大家对L2的理解是ACC+ LCC,这可能是百分之六七十的人没有用过的最基础的L2,那突然给他一个城市NOV,这个跨越可能非常大。那现在中间有个过渡——高速NOA就承担一个很好的衔接作用,可以上下匝道可以变换车道,这其实已经能给很多人带来一些惊喜和独特体验了。所以我是觉得高速NOA在短期内,3到5年还是能够有一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问题8、理想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从明年开始,2024年你得有一个800V,还要有一个城市NOA的功能,才能叫做“智能豪华车”——没有城市NOA你就不算一个豪华车。从这个观点来看,你认为城市NOA对于一款品牌的车型来说,确实是一个豪华的标准吗?它真有豪华的意义吗?还是说其实就是个噱头?
当然这里面要分两点,第一点是理想确实非常聪明。原来他说自己的高速NOA覆盖率怎样怎样,那现在开始卷城市NOA,是因为他知道BBA在短时间内做不出城市NOA ,这一点它们在技术储备上,包括目前在国内的研发状态确实在短期内没办法。所以说理想把自己的豪华和城市NOA划了一个等号。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手段。
二个点就是说“城市NOA是不是真正代表豪华”?我觉得这个事情其实代表豪华品牌里面的一些先锋派吧,因为我们说的豪华也分不同的一些方向,就像原来BBA之间有不同的定位一样。那么城市NOA也代表了豪华里面“科技派”的一种玩法。其实我们现在来看,它对2024年、还有小鹏对2024年的城市NOA的憧憬是非常高的。
包括最近理想、小鹏在北京都做了无图XNGP或CNOA的这样的测试。从实际的效果来看,不管是后期做没做修饰,已达到一款正常的——面向相对专业用户或者说先锋用户——满足他们一些体验需求的状态。所以想把北京的这个结果复制到其他城市,毕竟北京的交通环境还是相对复杂的。就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情是他们会去做的,一定会是落地的。
问题10、最后一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一些新势力现在已经开始用BEV+Transformer这种大模型的方式来做无图了。那么在无图推进的情况下,激光雷达还有没有用?因为我们看到还是有很多的车在上激光雷达。但是另一方面,大家就是说自己要取消激光雷达,觉得既然无图了,特斯拉也走的是纯视觉路线,那么我就不要激光雷达,这样对用户也是很有帮助的,你怎么看?激光雷达会不会被取消掉?会不会影响到2024年整个城市NOA快速普及的效果?
田伟东:激光雷达这个事情的确挺有意思的,大家现在还是处于一个观望的状态,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短期内激光雷达是绝对不会被取消或者说替代的。
一方面是因为原来这种我们所说的派系之争路线之争,就是特斯拉的和我们其他的一大群(新势力)之间(的竞争)。当时几乎所有中国企业选择的是激光雷达,那会儿是因为我们确实在算法上、在数据积累上还达不到特斯拉那么大的量,而激光雷达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去弥补过去的这种不足,能帮我们快速实现城市NGP的落地,所以说它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第二点就是说虽然大家现在也都公布了像小鹏、像理想做了这种无图的规划,但真正的效果怎么样,其实也还是未知的。就包括特斯拉的FSD如果进入中国,它能在不依赖激光雷达的情况下能达到什么效果,其实也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相信对于车企来说,都是会有两手准备的。就是哪怕激光雷达只是一个冗余的感知传感器,那也还是会并行往前推,而且这个时间相对也会是比较长的。因为在推进城市NOA过程当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所以我觉得短期内激光雷达还是会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们这一期《驾仕谈》和田伟东老师针对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聊到的一些观点。我们其实已经清楚看到,因为中国品牌的推动,智舱和智驾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已经非常大了,那么传统车企如何来追赶呢?也许我们在明年的北京车展会看到更多答案。
不服就干|三剑侠强磕双智 理想 L7 VS 问界新 M7 VS 小鹏 G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