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
- 13564805630
- 电话:
- 021-57708796
- 邮箱:
- 838717855@qq.com
- 地址:
- 上海市奉贤区民乐路88号3幢110室
这场惨烈事故成为导火索,引爆了公众对车企过度宣传的愤怒。两个月后,工信部发布新规,明确
在4月16日召开的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工作推进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用三个严禁划出行业红线:
这意味着,此前某车企发布会上高管躺平开会的营销画面,将直接构成违法证据。
这直击行业痛点——某纯视觉方案车企内部测试显示,暴雨环境下儿童模型识别成功率仅67%,远低于激光雷达方案的92%。监管层倒逼企业回归安全本质:与其在营销话术上内卷,不如在感知硬件上堆料。
新规实施后,强制安装的数据黑匣子将记录方向盘扭矩、驾驶员眼球坐标等87项参数,覆盖功能激活前30秒至失效后5分钟。这意味着事故责任认定不再依赖企业单方数据,消费者有望打破技术壁垒。
某国产车企透露,部分2022年前生产的车型需花费5000-8000元/辆升级硬件,这笔支出将吞噬微薄利润。行业格局正在重构:头部企业加速激光雷达上车,尾部玩家陷入合规性改造资金黑洞。
车企必须建立人脸ID识别系统,未通过安全培训的用户将永久禁用智驾功能。此规定引发争议——某高端品牌用户反馈,其为瘫痪家人购买的代客泊车功能,因无法通过生物认证而丧失核心使用权。如何在技术普惠与安全管控间平衡,成为政策落地新课题。
中国政策展现独特穿透力:既要求激光雷达点云密度≥200pt/m等技术硬指标,又规定宣传视频须用24号字体标注风险提示。这种技术+传播双轨管控,正成为全球效仿范本。
北京允许L3级私家车上路后,责任划分争议凸显。《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规定:
当系统面临电车难题时,算法伦理该如何定义?专家建议建立国家级智驾伦理委员会,用文明共识约束机器决策。
蔚来CEO李斌在2025亚洲消费电子展上强调:99%的可靠性与99.9%之间隔着一条人命。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我们仍处在辅助驾驶时代,距离全民自动驾驶还有漫长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