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
- 13564805630
- 电话:
- 021-57708796
- 邮箱:
- 838717855@qq.com
- 地址:
- 上海市奉贤区民乐路88号3幢110室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董事长余承东自述,因自己的手长时间离开方向盘,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被自己的车机系统禁用了;还有网友在自驾途中,因为累计三次忽视安全驾驶提示,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被禁用了一周。这两起事件,给新能源车主及广大公众提了一个醒:智能驾驶并非无人驾驶,驾驶员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绝不能忽视自身的驾驶职责。
近年来,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出行的美好蓝图。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智能驾驶技术仍然处于“辅助驾驶”的阶段,远未达到完全自动驾驶的水平。这就意味着,驾驶员在使用智能驾驶功能时,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专注,随时准备接管车辆,确保行驶安全。
事实上,多个品牌车型都在《使用说明书》中强调,智能辅助驾驶并非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驾驶员始终是驾驶车辆行为的完全责任人,承担安全驾驶的全部责任。实际操作中,车辆如果检测到驾驶员存在方向盘脱手等情况,会发出图标、声音提醒驾驶员及时接管方向盘;若驾驶员未及时接管,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自动退出。
余承东和那位网友的经历,实际上是对当前智能驾驶技术的一次具体诠释。他们之所以遭遇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被禁用的“处罚”,正是因为在使用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时,忽视了自身的驾驶职责,过分依赖技术,存在着驾驶安全隐患。这对于其他驾驶员来说,无疑也是一种提醒。对于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谨慎的态度。既要看到它带来的便利和潜力,也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和风险。在使用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时,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驾驶职责,保持对车辆的完全控制,确保行驶安全。
起码在当下,智能辅助驾驶绝不是无人驾驶,驾驶员想要“偷懒”可不成。每一次握住方向盘,我们都应该打起精神,全神贯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出行环境。同时,我们也期待着智能驾驶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为我们带来更加安全舒适的驾乘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