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
- 13564805630
- 电话:
- 021-57708796
- 邮箱:
- 838717855@qq.com
- 地址:
- 上海市奉贤区民乐路88号3幢110室
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技术与汽车深度融合的成果正加速推动汽车、交通等产业的深刻变革。自动驾驶不仅是汽车工业革命的关键赛道,也是交通出行服务方式变革的关键推动力。它不仅是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力量,还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已成为主要国家和地区抢抓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在全球汽车加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的背景下,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bus(自动驾驶巴士)、无人递送车、城市NOA(城市高级辅助驾驶导航)、自主泊车等应用场景不断落地,正逐步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服务体验。
自2023年以来,政策法规已经成为推动并规范自动驾驶产业加速发展的关键,为促进技术瓶颈突破、形成规模应用效应、构筑多领域融通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国家规划层面,中美欧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加快更新和完善现有监管框架下的车辆政策体系,逐步构建起适应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的规则制度,旨在通过制度创新促进自动驾驶的健康有序发展。技术创新方面,人工智能、先进计算、先进通信等技术与自动驾驶的结合日益紧密,促使车载大算力计算芯片、自动驾驶操作系统等实现的跨越式提升,云端训练能力显著增强,自动驾驶端到端模型加快上车。同时,车路云一体化的协同技术创新加速演进,为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坚强保障。产业应用层面,政策法规的创新迭代促使 Robotaxi 实现稳步拓展试点应用区域并提升服务质量,低速无人车已在园区、景区等特定区域内实现了规模化应用,自动驾驶卡车不仅在矿上、港口码头等封闭场景加速应用,还推动了在开放道路上车辆编队行驶的探索。总体来看,自动驾驶的安全运行能力和服务范围都在持续提升,正逐步成为影响经济社会运转效率、增强出行服务幸福感、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重要产业力量。
从全球自动驾驶战略与政策法规的演变历程看,目前尚未有任何国家成功建立起一个将“自动驾驶车辆”明确界定为道路交通参与者的政策法规体系。现阶段,主要国家和地区正依据各自的产业实践基础,不断推进并优化现有汽车监管框架下的政策与法规,旨在促进自动驾驶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确保其规范性与安全性。
总体来看,自动驾驶的政策法规体系构建主要围绕车辆强制标准道路交通合法身份、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等方面开展监管创新探索。具体而言,一是通过修订《道路交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道路测试、应用示范和规模化商用的自动驾驶车辆赋予依法合规的上路身份二是通过调整车辆强制安全标准等措施,为不满足人类驾驶员操作规则的新形态-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更为灵活的监管环境。三是通过完善车辆示范应用管理的政策法规,稳步推进拓展自动驾驶车辆的运行范围,并确保技术产品的安全落地应用。此外,随着自动驾驶加速产业化推进,与之相关的商业保险、伦理道德、社会治理等领域,也呈现出积极拥抱技术进步与产品形态变革的趋势,最终形成多领域合力发展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