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
- 13564805630
- 电话:
- 021-57708796
- 邮箱:
- 838717855@qq.com
- 地址:
- 上海市奉贤区民乐路88号3幢110室
自动驾驶技术的演进随着 AI 大模型技术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端到端自动驾驶”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演进趋势近来成为自动驾驶行业关注焦点。
到底什么是端到端技术,其为何成为行业共同方向,又将如何影响自动驾驶未来技术走向,能否成为自动驾驶的终极形态?
6月12日,辰韬资本联合南京大学上海校友会自动驾驶分会、九章智驾、宝通科技共同主办,招商银行、云道资本协办的“端到端引领自动驾驶新时代高峰论坛暨行业研究报告发布会”活动在上海举办。200多位产业专家、投资机构、研究机构及智能驾驶头部企业的代表共聚一堂,探讨端到端这一革命性技术为自动驾驶行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会上,辰韬资本、南京大学上海校友会自动驾驶分会、九章智驾三方联合重磅发布2024年度《端到端自动驾驶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端到端自动驾驶的基本概念、参与者、发展驱动力、落地挑战和未来展望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尝试为行业构建基础共识的认知和讨论基础,促进端到端自动驾驶行业更加蓬勃地发展。
据了解,此《报告》也是辰韬资本继2020年以来,发布关于矿山、港口、环卫、末端配送、线控底盘等自动驾驶赛道研究报告之后的第6份行业最新研究成果。
2023年以来,端到端自动驾驶在学术界、产业界以及资本市场的里程碑事件持续发生,热度逐渐升高。
2023年6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提出的 UniAD (Unified Autonomous Driving)获CVPR 2023最佳论文,大幅提升了这一领域的关注度。紧随其后的是,一系列端到端自动驾驶的研究成果涌现,这一热度一直持续至今。
海外,作为“端到端自动驾驶”的引领者,自埃隆 · 马斯克(Elon Musk)在2023年8月公布v12这一技术架构调整以来,特斯拉 FSD(Full Self Driving)功能便获得了革命性的提升。
国内,以鸿蒙智行、小鹏汽车、元戎启行、商汤绝影、零一汽车为代表的头部汽车主机厂和智能驾驶技术公司纷纷投入研发端到端系统,并于最近半年陆续对外披露上车量产规划。
此外,资本市场也展现了对端到端相关公司的持续高度关注。自2021年上半年以来,全球自动驾驶投融资市场进入低迷期,在鲜有资本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巨额资金的情况下,聚焦研发端到端自动驾驶以及自动驾驶大模型的英国初创公司Wayve.AI于2024年5月官宣获得了10.5亿美元融资。这一逆势融资的现象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端到端自动驾驶被市场所看好的潜在商业价值。
《报告》对覆盖了主机厂、算法公司、芯片公司、数据服务和工具链公司的30余位自动驾驶行业一线专家、研究人员和公司决策者的调研分析显示,目前90%的公司已投入重要资源全面拥抱端到端,大部分技术公司都表示出难以承受错过这一次技术革命的后果。
《报告》调研显示,主机厂的小鹏汽车、鸿蒙智行(类主机厂)、蔚来汽车、零一汽车等;自动驾驶算法和系统公司如元戎启行、商汤科技、小马智行、鉴智机器人、英伟达、地平线等;自动驾驶生成式AI公司如光轮智能、极佳科技等;学术研究机构如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清华大学MARS Lab等各类玩家也纷纷投入研发端到端,以期在这一轮新的革命性技术中占得先机。
端到端自动驾驶已逐渐成为明确的行业共识,引领自动驾驶进入下一波产业发展和资本涌入的浪潮。然而,由于行业对端到端的探索刚刚起步,对许多基础问题缺乏讨论,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落地时间及行业格局预判上还难以达成共识。
研究显示,端到端方案在自动驾驶发展早期就已经出现,以NVIDIA、Wayve、comma.ai为代表的自动驾驶公司早已取得关键性成果。
2023年以来,模块化端到端和One Model端到端都取得重大进步,其背后的底层驱动力是什么?《报告》从对标企业、用户体验、组织价值、技术演进角度深刻分析了端到端的发展驱动力。
作为自动驾驶行业最重要的标杆企业之一,特斯拉的技术路线一直备受关注。特斯拉端到端技术不断演进和成熟的过程,也是中国自动驾驶行业逐渐凝聚共识的过程。据此次报告调研的多位业内专家表示,公司下决心投入端到端自动驾驶,与特斯拉的进展密不可分。
此外,端到端作为一种技术路径,能够得到车企客户和消费者的关注,是因为其能带来用户体验的显著提升。据了解,端到端可大幅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对于自动驾驶很多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长尾场景,端到端技术在实践上表现出了很强的应对能力。且端到端系统让驾驶风格更加拟人化,能够表现得更像人类司机,这有利于自动驾驶系统与用户建立信任。
在组织价值驱动上,端到端会简化自动驾驶的研发流程,因而有很大概率可以降低自动驾驶研发的人力成本。据了解,在传统技术架构下,要实现高阶驾驶功能的交付,大多数自动驾驶公司在量产落地阶段都会面临大量的研发人员投入的挑战。多位专家认为,端到端的核心技术原理是全局统一优化,研发团队的分工简化,可以大大减少部门墙对组织效率的影响。
在技术驱动层面,端到端是实现自动驾驶AGI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通用人工智能)新范式的基础。虽然GPT、Sora等很难直接用于自动驾驶任务,但其代表的AGI 新范式的思路同样可以应用于自动驾驶。
尽管端到端的发展存在很多的驱动因素,且业内对于端到端的发展趋势已经形成普遍共识,但《报告》分析显示,因目前端到端技术尚处于发展早期,仍有许多应用困境与痛点亟待解决,如技术路线分歧、数据和算力需求大、测试验证方法尚不成熟、组织资源投入等各方面的挑战。这些尚未被满足的需求所形成的新的痛点及机会,也将成为从业者未来进化与迭代的方向。
目前,国内头部乘用车自动驾驶企业已经公开端到端自动驾驶方案在2024-2025年上车的规划,包括华为、小鹏、元戎启行、商汤绝影等。
《报告》调研部分专家认为,这一技术演进的时间进度可以参考国内企业追赶特斯拉BEV/Occupancy Network的进度。特斯拉在2021和2022年年底的AI Day上分别公布了BEV和Ocuupancy Network的技术架构,而国内车企开始OTA基于BEV/Occupancy Network的功能普遍在2023-2024年,与特斯拉的研发进度差大概在1.5-2年。
尽管行业内关于特斯拉的具体技术方案的猜测有一些分歧,但大部分专家认为国内自动驾驶公司的模块化端到端方案上车量产时间可能会在2025年。
同时,行业中很多公司也在积极布局下一代的One Model端到端系统。该技术方案需要更多模型、数据、训练算力和芯片层面的升级,中性预期其落地时间会晚于模块化端到端1-2年时间,从2026年至2027年开始上车量产。
如新能源自动驾驶重卡科技公司零一汽车在其于2024年5月16日举办的“零点”新品发布会上首次披露了其端到端自动驾驶系统的进展,零一汽车也因此而成为商用车领域第一家公开投入端到端技术的公司。
零一汽车认为,由于商用车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比乘用车更加可控,公司规划在2025年开始测试One Model的端到端系统,2026年开始在部分应用场景开始稳定运营,并实现常态无人化。
《报告》分析显示,未来随着端到端的逐步上车,自动驾驶渗透率的加速提升,将大大带动自动驾驶行业上游技术进步、市场和产业格局演变。(战钊)
坚持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
作为信息通信业“风向标、晴雨表”,2024国际信息通信展日前在京落下帷幕。
相信随着各项改革举措落细落实,全社会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的氛围将更加浓厚,广大妇女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不断提升。
大规模设备更新关系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利企业又惠民生,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
天峨龙滩特大桥主孔将世界混凝土拱桥跨径世界纪录一次性提高155米,比国外最大跨径混凝土拱桥大210米,建造风险大。
除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推出的《唐宫夜宴》,河南台的另一部大空间沉浸展《隐秘的秦陵》也在上海获得广泛关注。
接下来,释放出的氢气可能与水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甲烷(一种可以在火星黏土表面储存数十亿年的碳形态)。科学家提出,这些被封存的火星碳或许有一天能被回收并转化为推进剂,为火星与地球之间的未来任务提供动力。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地球外核存在一个与赤道平行的环状区域。液态外核内探索到的低速地震波暗示,这些轻化学元素浓度较高,可减缓地震波的速度。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理解宇宙的大尺度结构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确定了被称为“引力盆地”的关键区域。这项研究加深了人们对于宇宙复杂引力动力学的理解,也让科学家更清楚地认识到塑造宇宙结构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和优化升级态势更加明显,第一产业基础地位巩固夯实,第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响脱贫攻坚战。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说,此次长江口二号古船试发掘区域位于古船南端。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说,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工作站是目前我国最先进、体量最大的智能化考古专用工作站,填补了我国超大型水下文物实验室考古领域的空白。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能听到“晒太阳可以预防骨质疏松”“趴着午休会导致胃下垂”“孩子身材矮小可以打增高针”等等说法。
记者在丹江口大坝现场看到,借助数字孪生技术,丹江口大坝已经建成全要素、全天候动态监控体系。据介绍,十四五以来,水利行业协作奋进,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不到一年,杨绍辉就夺得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冠军,并被授予“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
在算力的支持下,东数西算、东数西渲、东数西训、东数西存,应用场景更加多元,不少贵州本土企业也开始布局新的赛道。
在阮祥燕的办公室里,有一张照片格外醒目——她身着蓝色手术服怀抱一名新生儿,对着镜头深情微笑。正是这名女婴的降生,让她有了“冻存婴儿之母”的称呼。
我科学家团队利用化学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以下简称“CiPS细胞”)制备胰岛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基础研究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水平整体跃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技术进步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科学的种子埋在当下,长在未来,在播种孕育的过程中,奔走在各地的科普大篷车、深入乡村基层的科普教育活动和服务平台,正不断赋予齐鲁大地科学的神奇与美好。
SDG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介绍,报告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全球7个SDGs及中国227个可持续发展指标定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