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
- 13564805630
- 电话:
- 021-57708796
- 邮箱:
- 838717855@qq.com
- 地址:
- 上海市奉贤区民乐路88号3幢110室
2024年12月,四川省首条低空载人运输航线“达州—梁平—北川—达州”正式开通,“打飞的”游川渝成为现实。
2025年1月,由四川文理学院自主研发的大载重运载农用无人机在达州河市通用机场成功完成首飞。
2025年2月,一架载着医学检验样本的无人机,从达州市中心医院住院部起飞,约7分钟后飞抵达州市中心医院西区分院。这是达州市无人机医疗物资运输示范项目的首航仪式。
为支持达州低空经济发展,达州市税务局从政策供给、生态培育到精准服务全链条发力,构建全周期护航体系,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达州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比较优势,积极抢占“低空”新赛道,出台《达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不断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拓展“低空+”多应用场景,推动全市低空经济聚势起飞。
在达川区大疆直营店内,新款农用无人机前围满咨询的农户,店主指着设备介绍,“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让单台无人机成本直降15%,叠加最高14400元的农机购置补贴,农户实际购机费用能减少近三成。”
据了解,2025年上半年,该区农用无人机销量同比增长80%,越来越多农户选择“空中务农”,政策红利直接转化为市场活力。政策组合拳既让消费者得实惠,更让企业增动力,形成“政策撬动市场、市场反哺创新”的良性循环。
针对低空经济产业链上游,达州市税务部门精准落实先进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攻关。依托数字化转型及税费征管“强基工程”,建立低空经济企业专项政策库,优化税收优惠政策推送流程,助力低空经济拓展终端应用市场,催生交叉融合的创新业态。
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离不开对低空专业人才的培训储备。在达川区大疆农业授权服务中心的培训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技术+答疑”双讲堂正在进行。10余名学员操控着T70无人机练习播撒作业,税务干部穿插其中解答税费疑问。“购买无人机的补贴款是否计税?”“培训机构可以享受哪些优惠?”.......面对学员最关心的问题,税务干部现场展开政策图解,“农机购置补贴属于不征税收入,培训机构可按规定享受小微企业普惠性减免。”
这种“培训课堂+政策考场”的融合模式,已成为培育“低空新农人”的特色场景。据悉,达川区大疆农业授权服务中心是达州市首个集农用无人机销售、操作培训、售后服务为一体化的企业,在低空经济高速发展的刺激下,农用无人机销量同比增长120%,该服务中心年培训学员超2万人次。为更好支持低空经济企业发展,税务部门同步建立“政策辅导员”机制,对培训企业推出“税费优惠一本通”,涵盖增值税免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等专属政策。
种粮大户张大哥在现场算起“经济账”,“去年免税2万多元,今年学会无人机操作后,可以再添两台设备,实现机械化全覆盖的无人机低空作业,税收优惠让我们转型发展更有信心。”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背景下,“低空+农业”为传统农业生产带来了创新变革。
2025年5月,四川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无人机研究团队在万源市河口镇开展科技助农帮扶夏粮抢收工作。帮扶河口镇东林村和行县坪村抢收油菜60亩、运载机器100余次,转运油菜18000余斤,受到当地村民的称赞和感谢。
除了抢收农作物,无人机的护农作业场景还运用在施肥施药等场景。在达川区炬广家庭农场的千亩稻田上空,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载着混配农药的无人机低空掠过稻田,均匀喷洒出细密的雾状农药,高效完成施药作业。
操作员王师傅介绍,“植保无人机具备高效、精准、环保等多重优势。一架无人机每小时可完成约240亩稻田的喷洒作业,是人工效率的数十倍,还能减少30%的农药用量,大大节省了人力时间和成本。”
在无人机喷洒作业的同时,税务干部蹲守田间地头一边观摩无人机效率,一边向农场主讲解专属服务,“维修保养费用可全额计入生产成本税前扣除,电子税务局‘确认式申报’功能让您一键完成税费申报,全程无需手工填报。”
针对低空经济应用端的多样化需求,税务部门创新推出“场景化服务包”。为无人机植保公司定制“跨区域作业税费指引”,解决异地开票、报验登记等问题。为农业合作社开设“农机设备税收抵扣计算器”,实时测算政策红利。在办税服务大厅开设“低空经济服务专区”,集合税费优惠政策和便捷办税功能。这些实打实的服务举措,助力低空经济技术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从研发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到田间应用的“最后一公里”,达州市税务局正以“政策+答疑+服务”的全周期护航体系,为低空经济构建起“政策暖企、答疑助企、服务惠企”的发展生态圈。下一步,达州市税务局将依托税收大数据,搭建“低空经济政策计算器”,实现“一户一策”精准推送,让税收赋能成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翼尖动力”,助力这一新兴经济形态在巴渠大地书写更多“云端奇迹”。(何艳、陈川)
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