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
- 13564805630
- 电话:
- 021-57708796
- 邮箱:
- 838717855@qq.com
- 地址:
- 上海市奉贤区民乐路88号3幢110室
物流连着生产和消费,是实体经济的“筋络”。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就是为实体经济“舒筋活络”。当前,降低物流成本的各项举措正在加速落地。
2024年11月27日,中央出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2024年12月初,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上海市发展改革委、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域的物流降本增效方案。
近期,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又相继出台了地方版或区域版物流降本增效方案。
作为经济大省和对外开放前沿,浙江拥有宁波舟山港这一“硬核优势”,已成功创建杭州空港型、宁波—舟山港口型等6个国家物流枢纽,台州、衢州还是今年新晋国家物流枢纽的承载城市,物流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也面临物流成本高企的挑战。
近日发布的《浙江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降至13%左右”,旨在从供应端(物流企业)和生产端(企业物流)“两端”发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两链”融合,实现物流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根据浙江方案,聚焦“物流+商贸”,提升跨境物流服务能力。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等港口合作与布局,加密跨境电子商务海运快线;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数字集拼业务。
方案提到,未来3年,全省计划新增仓储物流用地10000亩以上,鼓励物流业“上楼”,驱动物流项目“向空中要效益”,灵活拓展物流业发展空间。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等平台创建培育,实现以物流枢纽集聚产业发展的良性局面。
2024年末,安徽发布《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物流相关行业增加值达到1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2%,比全国同期低1.5个百分点左右。
而最新发布的《安徽省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更明确,到2027年,力争安徽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2%,大力推进大宗散货、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向水路、铁路转移,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集装箱铁水(海)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货运组织效率大幅提升,交通物流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先导性、支撑性、战略性作用更加突出。
水运大省江苏,则从放大水运优势、推广多式联运、推动数据开发利用等方面,提出务实管用举措。比如,围绕畅通物流运输通道网络,全面推进“水运江苏”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江苏建成二级(准二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超1100公里,三级及以上干线公里,放大江苏水运优势。
贺尔碧格阀业(常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为众多知名整车厂提供关键零部件配套服务。值得关注的是,这家企业将生产线上包括上料、下料、检测、装配、清洗、包装、贴单、装车、发货等多个环节的生产流程,交由一家物流企业来负责。
“这一决策的背后,是公司面临的用工难题。”贺尔碧格阀业(常州)有限公司生产运营经理严先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汽车生产的市场需求存在波峰和波谷,配件供应随之起伏不定。这种周期性变化给企业的长期用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市场需求高峰时段,人手短缺成为制约生产的关键因素,订单交付压力巨大。而当市场步入需求低谷时,人员冗余又成为问题,既影响了生产效率,又增加了人力成本。
此时,快递业在用工方面的灵活性优势进入了贺尔碧格阀业的视野。快递物流通常能根据业务需求灵活调整人力,这一特点与生产企业面临的用工难题形成了互补。于是,两家看似不相关的企业开始尝试开展深度合作。
严先生进一步表示,与传统的快递服务不同,这次合作中,快递企业将服务前移,直接参与到的生产流程中,“清洗、装配、包装、打标等工作,原本就是快递业的特长所在。经过专业培训的快递员,在汽车配件企业用工高峰时,能迅速融入生产线,协助完成生产任务,而在用工低谷时,他们又可以被调拨去忙快递业务,实现了人力的优化配置”。
这种深度合作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升了物流效率。对贺尔碧格阀业来说,劳动密集型工种逐步从关键工序范畴中剥离,使得公司能集中精力和资源,全身心投入到所擅长的核心工艺研发、制造和生产环节。
“通过与物流企业的深度合作,我们解决了用工难题,实现了双赢。这种跨行业的合作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决心。”严先生说。
对此,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常州邮政分公司贺尔碧格项目的负责人薛浩表示,“截至目前,合作带来的总体生产效率已提升了50%,每年能为企业节省成本逾100万元。我们所提供的服务具有个性化差异,为合作企业打造了一体化服务方案,这不仅促进了企业间的强强联合与资源共享,还有效推动了企业的降本增效。”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网络货运、智慧物流等新模式,正为推进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创造新可能。各地也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契机,推动、5G、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模式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根据浙江方案,加强、、等新技术在现代物流领域的应用,创新打造“AI+物流”等应用场景,以此来提升物流企业增值服务能力和全省供应链发展水平,推动创造更多盈利降本空间。
安徽方案则提出,将强化数智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例如,发展物流新技术新模式。加强5G和北斗等底层战略技术应用研发、重要物流装备研发、系统化集成创新,鼓励发展大型汽车滚装船。鼓励发展与低空经济、平台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
建设供应链服务平台也是安徽物流降本增效的重点之一,安徽强调,要瞄准十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引进一批供应链创新服务平台。探索发展共享云仓、共同配送、统仓统配等组织模式。鼓励在有条件的城市搭建“大脑”。
经济学者盘和林指出,降低物流成本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要素成本上升会降低我国产品的竞争力,也会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降低物流成本是为了激活购买力;二是当前我国物流成本还有下降空间,如通过数智化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并补足冷链、农村物流等环节的短板。
在业内人士看来,创新驱动对于物流行业在降低成本与提升效率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平台经济、、等新型模式,能达成效率的大幅跃升。
“例如,运用无人机开展配送工作,能显著缩短配送时长,减少人力成本投入。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或者紧急状况下,配送的优势更为突出。”一家大型快递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此外,技术的运用,能降低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和货物损失,可提升运输的安全性与效率。
该负责人建议,一方面,要加大对物流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产学研用各环节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要构建并完善相关法规与标准体系,为物流新模式的商业化运用提供保障。此外,还应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