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
- 13564805630
- 电话:
- 021-57708796
- 邮箱:
- 838717855@qq.com
- 地址:
- 上海市奉贤区民乐路88号3幢110室
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民用无人机和军用无人机。其中民用无人机可分为工业级无人机和消费级无人机。消费级无人机通常用于娱乐、航拍等日常用途,工业级无人机则广泛应用于农业、物流、测绘等行业。而军用无人机主要用于侦察、监视和作战任务。
从产业链环节来看,无人机产业链上游为无人机设计研发及关键原材料的生产。中游无人机整机制造包括飞行系统、地面系统、任务载荷系统三个方面,是无人机制造的核心部分。下游应用场景主要包括航空拍摄、灯光表演、农林植保、灾难救援、物流运输、电力巡检等领域。
我国无人机最初为军事应用而开发,1964年Ⅰ型无人机靶机就已经诞生,Ⅱ型无人机靶机也在70年代研制完成。1980年12月,航空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发布军定字第十七号文件,批准无人驾驶侦查五型飞机设计定型,1981年起开始装备部队,在部队训练和战术侦察中发挥了作用,这是中国在无人机技术领域的一次飞跃。
20世纪末,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主要的无人机研制厂商,我国无人机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并逐步从军用转为民用领域。
2012年,大疆无人机发布第一台消费级无人机引爆民用无人机市场,此后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呈爆发式发展。现如今,无人机产品已涉足民用场景的各个领域,为提高各领域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无人机行业发展与创新,《“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等。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民用无人机注册数量达126.7万架,同比增长32.25%。
2018-2023年,随着民用无人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中国无人机累计飞行时间逐年增长。据民航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年无人机累计飞行小时2311万小时,同比增长11.8%。
《中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报告2023-2024》的数据显示,中国无人机产业规模年增长率比传统通航年增长率高10个百分点,成为低空产业发展重要驱动力。在市场需求牵引下,无人机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达1174.3亿元,同比增长32%。结合2023年全球无人市场中民用无人机所占份额(76%),2023年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约为1545.1亿元。
从无人机行业代表性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江苏、四川以及东部地区部分省份。其中,军用无人机行业龙头航天彩虹、中无人机分别分布在浙江和四川,广东省无人机公司分布最为密集,但大部分是以民用无人机为主。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技术条件逐渐成熟以及下游消费需求释放的推动下,中国无人机市场规模预计在2024至2029年间持续上升,202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6000亿元,2024-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5.6%。
随着技术的进步,微型无人机的发展正在加速。更小型的传感器、电池、处理器等核心组件,使无人机整体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微型无人机在军事、侦察、监视和消费市场中的应用潜力巨大,特别是在需要隐蔽性和灵活性的场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