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
- 13564805630
- 电话:
- 021-57708796
- 邮箱:
- 838717855@qq.com
- 地址:
- 上海市奉贤区民乐路88号3幢110室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金海军团队以金为模型材料研究发现,添加弥散纳米孔可在不损失甚至提高塑性的同时,降低材料密度并大幅提升其强度。
当前,材料轻量化一般通过添加更轻的合金元素来实现,如轻质钢中的铝、铝合金中的锂。研究发现,与之相比,引入孔洞是更为直观有效,且更具普适性的材料减重途径。 特征尺寸低于百纳米的孔洞具有类似于纳米颗粒或纳米析出相的强化效应,是一种“零质量、零污染”的新型纳米强化相。这一强化方式不仅有助于材料轻量化和回收再利用,也可更大限度保留本体材料导热、导电等优异物理性能,有可能在航空航天、汽车、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获得应用。 相关研究成果8月9日发表于《科学》。
8月11日上午,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双发无人运输机在四川自贡凤鸣通航机场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首飞取得圆满成功。这次飞行试验持续约20分钟,飞行过程中,各系统工作正常。据了解,这型无人机翼展16.1米、高4.6米,具备12立方米装载空间,2吨级商载能力,是国内目前按照市场需求研制的最大、全国产化的大型无人运输机。同时,飞机还具有易装卸、高可靠、高安全以及高度智能化等特点,为我国拓展航空货运新场景、打造低空经济智慧物流新业态提供支撑。
据宁夏兽药饲料监察所消息,该所目前开发出一体化检测仪,可利用智能识别技术对滩羊肉进行无损快速检测。此次研发出的滩羊肉品质一体化检测仪外观类似打印机,将羊肉放在检测仪上,3秒内就可测出羊肉色泽、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等指标。若被检测羊肉中的乙酸甲酯和乙酸乙酯、游离谷氨酸黄酮等矿物质元素达到某一限值,可以初步判断其是宁夏滩羊肉。
该成果突破滩羊肉数字化表征、特质成分确证、特征品质快速鉴别等技术,系统解析蒸制、煮制等烹饪方式,确保滩羊肉的营养品质、食用品质以及滋味和风味的电子感官特性,确证了滩羊肉特征品质标志物及其表征规律,建立了滩羊肉特征指纹图谱库,明确了宁夏滩羊肉宰后前期的风味物质。
金枪鱼是海洋中游得最快的鱼类之一。它们在水中快速移动时,会将鳍收缩或者折叠起来,以减少阻力。近日,厦门大学的林中路和同事利用金枪鱼这一巧妙的鳍折叠机制,改进了水生机器人的设计,研发出一款更敏捷的金枪鱼机器人,使转弯速度提高了近33%。
这个金枪鱼形状的机器人有半米长,其头部、背部的背鳍以及尾巴末端的尾鳍分别安装了一个马达。研究人员拍摄了机器人在游泳池中游动的全过程,并测试了当机器人加速、转弯或稳步向前游动时,背鳍折叠或展开时的效果。相关研究成果已在预印本平台arXiv上发布。
全球首套5兆瓦级海上高温烟气余热发电装置在天津完成交付,即将在文昌9-7油田开发项目中示范应用。该装置投用后年发电量达0.4亿千瓦时,可满足3万户家庭的年用电需求,将实现海上油气田主电站烟气余热的综合利用,主电站综合能效预计提升7%,节省海上油气田原油和天然气的消耗。经测算,预计累计节省天然气消耗约3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0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50万棵。
8月11日,国内首台大型交流励磁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12号机组顺利完成15天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这座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境内的滦河干流上,是目前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电站包含12台单机容量3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机组,其中,10台是定速机组,2台为国内首次应用的变速机组。与传统定速机组相比,这次投产的变速机组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转速的变化,通过调节水泵功率,灵活迅速地响应电网指令,从而增强抽蓄电站,适应电网负荷的柔性调节能力,增加电网稳定性。
8月9日消息,据乘联分会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7月,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再次迎来爆发式增长,月度零售销量达到87.8万辆,同比增长36.9%,环比增长2.8%,渗透率首次月度突破50%大关,达到51.1%。
新能源车市场的强劲增长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首先,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近期,国家加大了“以旧换新”政策的力度,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有效激发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特别是报废更新补贴提升至2万元,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车的销售。其次,新能源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品的日益丰富也是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电池技术的突破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同时,各大车企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了一系列性能优异、价格亲民的新能源车型,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12日,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在四川成都发布了我国首个机器人多模态模型以及双臂协作系统。该模型能够使机器人理解、推理抽象的语义指令,并调度双臂协作系统执行任务。 该成果是国内唯一致力于研发“真正拥有大脑的人形机器人整机”的人形机器人新型研发机构,开创性推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对理解宇宙起源和结构有重要意义。 天文学家通常将星系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年轻”的,仍在不断产生新恒星的“恒星形成星系”;一类是相对“衰老”的,没有新恒星形成的“被动演化星系”。 观测结果表明,这两类星系最重要的区别是后者缺乏冷气体。 而冷气体是恒星形成的“原料”,因此,探索星系中冷气体含量的物理机制就成为理解星系如何形成演化的关键。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王涛团队揭示黑洞通过调制星系冷气体含量影响星系的形成演化,解开了这一困扰天文学界半个世纪的谜题,首次从观测上提供了星系中心黑洞影响冷气体含量的直接证据。 相关成果于8月15日发表在《自然》。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刊物《自然-城市》(Nature Cities)在线刊登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曹世杰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通过邻近的农村土地覆盖缓解城市热岛。
在此项研究中,曹世杰团队与加拿大及英国高下科研团队合作,对中国30个城市近20年间的地理及环境大数据进行解析,发现城市周边特定范围的农村土地可有效降低城市温度,首次全面量化了城市周边农村土地覆盖对城市热岛的缓解作用。
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集中发布一批任免通知,其中任命陆赵情为陕西科技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近日,据太原科技大学网站消息,该校召开干部教师大会,宣布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太原科技大学主要领导的任职决定,其中梁卫国任太原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